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中医脏腑辨证图,中医脏腑辨证总结

来源:互联网 2020-09-17 332

中医能治病,脏腑诊疗位于中医诊断与治疗的首位,其地位举足轻重。要弄清楚中医脏腑辨证诊疗法,首先要知道脏腑的概念。脏腑即五脏、六腑、奇恒之腑。那么中医脏腑辨证方法有哪些下面由职校网为大家总结:

本文目录

中医脏腑辨证图如下

中医脏腑辨证图,中医脏腑辨证总结

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及其并病性的一种辨证方法。

脏腑五脏包括哪些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肌、二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等。讲养生不离脏腑,讲病证虚、实、寒、热不离脏腑,讲经络、针灸也不离脏腑。清代著名医生唐容川在其所著《血证论・脏腑病机》中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源莫辨,用药无方」,可谓一语中的。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对疾病所反映的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推断出疾病所在的脏腑病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中医讲的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人的各项生理活动都依赖于脏腑,各种病理变化也与脏腑密切相关。因此,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大多会影响到脏腑,致使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改变的结果。脏腑辨证是辨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医有多种辨证方法,各有其不同特点,但在确定病位时,往往必须落实到脏腑。不落实到脏腑,辨证过程就没有结束,治疗也无法下手。脏腑辨证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具有其他辨证方法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同时,理解了脏腑辨证,也有利于其他辨证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由于每一个脏腑都有各自生理活动的特点,各脏腑组织间的相互联系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反映出的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所以只有熟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规律,熟悉脏腑的病理特点,辨证时才能准确区别疾病所属脏腑,才能为进一步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就要求有比较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的功底。

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脏腑兼病辨证三部分。其中脏病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由于脏腑之间具有表里关系,在生理、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因此将腑的部分病变归纳在脏病中间,这样便于理解。

中医脏腑辨证总结有哪些

肝火犯肺

肝火犯肺证为肝气郁结、化火犯肺、肺失宣肃所致的病证。常由郁怒伤肝,情志抑郁,化火犯肺,或肝经有热犯肺,或久病肺气不利,肝气来犯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阵作,咯痰不爽,胸胁胀痛,喜太息,急躁易怒,头晕目赤,烦热口苦,妇女乳房作胀,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脉弦。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气犯肺、气逆咳嗽为特征。

肝气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阵作,咯痰不爽;肝失条达,气机郁滞,则胸胁胀痛,喜太息,急躁易怒;肝火上炎,则头晕目赤,烦热口音;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乳房作胀,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脉弦为肝郁化火内热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燥邪犯肺证相辨别,燥邪犯肺证以干咳无疾或少痰伴咽干、唇燥等燥象为主,本证有明显的肝气郁结化火见症。

辨证注意点:有咳嗽阵作咯痰不爽等肺失肃降的症状,同时伴有肝郁化火的见症。

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脏腑功能不协调所致的病证。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影响胃的功能;或寒邪侵袭肝胃,导致肝胃功能异常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胃脘胁肋胀问疼痛,暧气吞酸,呃逆呕吐,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巅顶疼痛,呕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弦。

病机分析:本证可分为肝气犯胃和寒邪侵袭肝胃二种类型。肝气犯胃者,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气机不畅,则胃脘胁肋胀问疼痛;气郁化火,胃失和降,则暧气吞酸,呃逆呕吐;肝失条达,心神不宁,则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为肝气郁而化火之象。

寒邪侵袭肝胃者,阴寒之邪循肝经上行,则巅顶疼痛;寒邪犯胃,中阳不足,胃失和降,则呕吐涎沫;阴寒之邪内盛,阳气受损,则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弦为阴寒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的肝气犯胃型当与脾胃湿热证相辨别,两者均可出现胃院胀痛,暧气吞酸,呃逆呕吐等症。但本证有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的临床表现,脾胃湿热证无这一表现。本证的寒邪侵袭肝胃型当与寒邪犯胃证相辨别,两者都有胃寒疼痛、呕吐等表现,但本证有肝寒气郁的临床表现,寒邪犯胃证则无这一症状。

辨证注意点:抓住肝胃同病的临床特征,并注意区分寒热的不同。

肝脾不和

肝脾不和证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多由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两者可相互影响,如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者,称木横侮土,若脾失健运,气滞湿阻,而影响肝气疏泄者, 则称为土壅侮木。

主要临床表现:胸胁胀满或窜痛,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发作性腹痛腹泻,舌苔白或腻,脉弦。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为特征。

肝气条达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运也有助于肝的疏泄。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故胸胁胀满或窜痛;

气机郁滞,肝失条达,则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牌失健运,运化失司,湿邪中阻测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肝气横逆犯脾,气机阻滞,健运失职,则发作性腹痛腹泻,证情之发作与轻重,每与情绪有关。

舌苔白或腻为湿阻中焦之象,脉弦为肝脉。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困证相辨别。单纯的肝气郁结证与脾虚湿因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见症,但早期可先见一脏的临床表现,然后累及他脏而出现另一脏的病证,两脏可互相影响。

辨证注意点:肝气郁结见症与脾失健运表现同时出现。

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证是肝肾两胜阴液不足所致的病证。多由久病及肾,或房事过度,情志内伤,精血不足,损伤肝肾之阴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目涩目糊,耳鸣健忘,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男子造精,女子经少或崩漏,舌红苔少,脉细数。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肾阴虚、虚火内扰为特征。

肝肾同源,病理上肝肾之间也常互相影响。肝肾阴虚不能儒养筋脉测腰膝酸软;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则目涩目糊;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则耳鸣;肝肾阴虚,髓海失充,则健忘;筋脉失养,则胁痛;阴虚内热,则五心烦热,颧红,内迫营阴则盗汗,津液受损则口干咽燥;虚火内扰,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扰动精室则遗精,影响冲任则经少或崩漏;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辨别。单纯的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除见阴虚表现外,还见肝肾阴虚的临床表现。本证还当与肺肾阴虚证辨别,两者都有肾阴虚、虚火内扰的临床表现,区别在于,肺肾阴虚证还有肺阴虚见症,本证则还有肝阴虚症状。

辨证注意点:有阴虚内热、虚火内扰的临床表现,同时又有肝甚两虚的症状。

肺肾阴虚

肺肾阴虚证是肺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致的病证。多由感受外邪入里化热伤阴,或肺有宿疾,肺阴暗耗,累及肾脏,或房室过度,肾阴亏耗,影响肺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事不调,舌红苦少,脉细数。

病机分析:本证以肺肾阴虚见咳嗽,腰膝酸软等为特征。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清肃失司坝u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虚热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阴虚内热,津液受损测口干咽燥;肺肾阴虚,肌肉失于儒养,则形体消瘦;筋脉失养观u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骨蒸潮热;虚火上扰则颧红,内迫营阴则盗汗;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影响冲任则月事不调;舌红杏少,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肺阴虚证与肾阴虚证辨别。单纯的肺阴虚证与肾阴虚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除了见阴虚症状外,还同时见肺肾阴虚的临床表现。

辨证注意点:有阴虚内热的临床表现,以及肺肾阴虚的见症。

肺脾气虚

本证是肺脾两脏气虚,功能减弱所致的病证。多由久病肺气虚弱,影响及脾,导致脾气亦虚;或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肺失所养,而致肺气虚;或其他慢性病影响肺脾两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咳喘不止,短气乏力,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塘,声低懒言,面色(白光)白,或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肺脾两虚所致的咳喘、纳差、便溏为特征。牌为生疾之源,肺为贮疾之器。脾气虚,健运失职,则食欲不振,腹胀便搪;脾虚生湿,湿聚生痰,则痰多稀白,上贮于肺,肺气不利,则咳喘不止;

肺脾气虚,则短气乏力,声低懒言,面色(白光)白;肺脾气虚,运化无力,水气泛滥,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肺气虚证、脾气虚证相辨别。单纯的肺气虚证以咳喘不止,短气乏力等肺的定位症状为主;脾气虚证以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脾的定位症状为主。本证除了见一般气虚症状外,还同时见肺脾两虚的定位症状。

辨证注意点:除一般气虚表现外,还有肺脾两虚的见症。

心肺气虚

心肺气虚证是心肺两脏气虚、功能减弱所致的病证。多由肺有宿疾,肺气虚弱,影响心脏而致心气虚弱;或高年脏腑亏损,或思虑过度,暗耗心气,进而影响肺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咳喘气短,动则加剧,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自汗,声音低怯,胸闷,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病机分析:本证以心肺气虚见心悸咳喘等为特征。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肺主呼吸,肺气虚弱,肃降失职,则咳喘气短,动则加剧;心肺气虚测神疲乏力,面色皖白,自汗,声音低怯;肺气虚,呼吸功能减弱,则胸闷;肺气虚,津液输布障碍,则水湿聚而为痰,故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为心肺两虚,气血运行无力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辨别。单纯的心气虚证与肺气虚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如心气虚证以心悸怔忡为主症;肺气虚证以咳喘乏力等为主症,一般无他脏病证的临床表现。本证除见一般气虚证外,还同时存在心肺两虚的定位症状。

辨证注意点:有心肺两虚、功能减退的定位症状,以及伴有一般气虚的见症。

心肾阳虚

心肾阳虚证是心肾两脏阳气虚衰,阴寒之邪内盛所致的病证。多由外感寒邪,或素体阳虚,久病体虚,劳倦内伤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仲,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或小便不利,面目肢体浮肿,唇甲淡暗或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分析:本证以阴寒内盛、功能减弱为特征。

心主血脉神明,心阳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神疲乏力;肾阳虚,温煦作用减弱测畏寒肢冷;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心肾阳虚,气血运行无力,血脉瘀阻,则唇甲淡暗或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寒内盛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心阳虚证与肾阳虚证辨别,单纯的心阳虚证与肾阳虚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一般无另一脏的临床表现。本证除有一般阳虚症状外,还有心肾阳虚的定位见症。

辨证注意点:有心肾两脏的定位症状,又有阳虚阴寒内盛的临床表现。

心肝血虚

心肝血虚证是心肝两脏血液亏虚,心肝两脏失于濡养,功能减退所致的病证。多由体虚久病,阴血虚少,或失血过多,或他脏病变累及心肝两脏等引起。心肝两脏也可互相影响,先由一脏血虚,再影响另一脏,从而导致两脏均血虚者。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目涩且糊,爪甲不荣,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舌淡,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心肝两脏血虚为特征。心血虚,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心肝血虚,无以上荣头目,则健忘,眩晕,耳鸣,面色无华;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目失所养测目涩且糊;

肝主筋脉,其华在爪,肝血虚,筋脉爪甲失养,则肢体麻木,爪甲不荣;肝血虚,则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舌淡,脉细弱为血虚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心血虚证与肝血虚证辨别。其区别在于心血虚证、肝血虚证,除了血虚症状外有各自脏器的定位见症;而本证是两脏的症状同时存在。

辨证注意点:有一般的血虚症状,以及心肝两脏的定位症状同时存在。

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证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久病失调及慢性出血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眩晕健忘,神疲乏力。月经量少色谈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心血虚、脾气虚为特征。心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

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目,则眩晕健忘。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则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气血两虚则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弱。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心主血,两者在生理病理上均有联系。若脾气虚弱则生血不足,统摄无权则血液流失,血虚则无以化气而气更虚,两者可互相影响。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气血两虚证相辨别,气血两虚证为全身性病证,常表现为一般的气虚血虚症状。本证除气虚血虚临床表现外,还见心脾的定位症状。

辨证注意点:有心血虚脾气虚的临床表现,又有一般气血虚的见症。

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证是因心肾既济失调所致的病证。多由外邪损伤肾阴,或久病伤阴,房事过度,阴液暗耗,不能上济于心,或思虑过度,情志郁而化火伤阴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烦失寐,心悸不安,眩晕,耳呜,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

病机分析:本证以肾阴虚、心火旺为特征。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达肾水,肾水上济心火,使肾水不寒,心火不亢,则水火互济,心肾相交。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吸肾水,则肾阴暗耗,以致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而心肾不交。

心火偏亢,则心烦失寐,心悸不安,健忘;肾水不足,髓海空虚坝u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带下。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火亢盛证相辨别,心火亢盛证仅表现为心烦失寐等心火偏亢的症状,而无肾阴虚见症。本证既有心人偏亢的症状,又有肾阴虚的见症。

辨证注意点:心火偏亢的临床表现,伴有肾阴虚的见症。

以上就是由职校网整理的中医脏腑辨证总结,不全之处大家海涵。

点击展开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学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