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医学专业始建于1973年,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中医学专业是我国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专业,是祖国医学教育的主体专业,也是承担中医教育及本科中医教学的重要专业。我校本专业自创办以来累计毕业学生达2600名,现有在校学生275名,为北京市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首都医科大学是医学学科门类齐全的医学多科性大学,也是全国具有中医学院的医科大学之一。2002年以来中医学科由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主要依托中医药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及各附属医院中医药科室,借助基础研究和中医临床研究两大优势,搭建中医基础、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平台,建立了中医基础学系、中医临床学系,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和临床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学基地。
中医专业本科教育过程是医学教育的第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终身学习能力、良好职业素质和初步临床能力的中医师。以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能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活动,能在中医学及其相关的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本专业的建设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北京卫生事业发展为目标,以现代医学教育为支撑,以丰富的中西医临床资源为依托,坚持传统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宏扬名老中医学术特色基础上,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
中医学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积淀,为本专业的特色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第三轮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中医学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保障。中医学特色专业建设将遵循中医教育教学规律,以保持和突出自身特色为核心,以强化自身优势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现代中医药需求的人才培养为目标。
本文目录
二、建设理念
1.兼容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为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参考《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完成了「地区和国家要求医生具备的能力」模块中的「本校化」和「中医化」,既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同时又注重本土特性。
个性化: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中医化」,学生培养的精品教育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
2.传承性:明确长期争论不休的中医学本科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实现传统的中医师带徒模式与现代学校教育模式的有机融合。
3.宽口径:在课程设置上,使本专业的课程形成了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环环相扣的系统,解决了新培养目标知识领域扩大与有限课时的矛盾,即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又使课程内容、学时比例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三、人才培养
导师制的实行:在学校总体教学改革中,对2006级及以后入学的学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入学后每位学生选定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导师,导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医专业的兴趣和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以经典著作研读为载体,以临床实践锻炼为手段,使学生在「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中尽快掌握课堂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名师工程:在临床教学阶段,中医专业医疗经验的积累以及师承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附属北京中医院为加快青年名师的成才培养,启动了「新名师工程」,为具有丰富医疗经验和教学科研业绩的新名医遴选配备徒弟,通过这种师承的方式培养和造就新名医名师。同时,将临床阶段的导师制与新名师工程结合,为学生得到高质优质培养提供平台,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双导师」得到「无缝」对接。
四、教学团队
团队建设始终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重在培养的原则。一是坚持「调结构、高起点」,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与科研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建设形成中医专业基础、中医临床、西医临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二是坚持「重培养、重使用」对以往学历较低的师资,采取鼓励攻读研究生、送出去学习与研修等方式积极培养。加快青年师资的培养,使其尽快成长,担纲重任。三是坚持「读经典、做临床」,中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只有熟读经典,才有可能把握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丰富和发展祖国中医药学。同时中医学科是一门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医理论的内涵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够深刻领悟,教师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把抽象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容易理解并能激发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临床实践,坚持「双师」(医师、教师)培养。四是坚持「尽其才、促成长」,加强和改善日常使用环节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五、教学改革
在学校第二轮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近年先后进行了教学计划的全面修订、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改革等全面改革。现已启动第三轮教育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果。本专业《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学基础》、《金匮要略》、《医古文》、《温病学》等6门课程被评为首都医科大学的校级精品课程,《内经选读》被评为首都医科大学的校级精品建设课程。
团队建设有长足进步。中医临床基础学教研室2009年获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医基础学教研室获2009年度优秀集体。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做好前期准备,限于目前硬件条件所限未进行申报。
教学改革取得实效。在教改实践中培养了一批在教学一线岗位上,致力于中医教育学研究的教师。课程体系改革后(2005-2008),后续教改课题立项4项;14名教师获校级教改立项课题,124人次参加了教改课题;校级第二课堂立项44项;完成第一作者教改论文24篇;参编教材13部;学评教优秀率69.06%,优良率97.16%;有7门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中医系教师新开课程4门,新开全校共选课8门。
六、教学资源
本专业中医药基础阶段师资力量较强,年富力强,梯队建设基本合理。中医系现有在编教师33名,50岁以上教师11名,40~50岁教师12名,40岁以下教师10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4名,讲师11名,助教2名。博士学位教师13名,在读博士学位教师3名,全部中青年教师完成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医系建系以来,始终坚持医教研并重,系内教师有80%以上参加临床工作,先后委派8名教师赴英国、香港、日本等地从事医疗、科研工作。
学校基础资源丰富,公共课程和西医基础教学以学校搭建的大平台为依托,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本专业的强大保障。
西医临床资源优质,本专业西医临床教学阶段依托附属医院富有临床医疗、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分段式教学形成良好运行机制。
临床中医资源得天独厚,学校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为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该所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其建筑面积近60000m2,现有病床700张,实习专用教室100间,生均床位数大于1.0。
社会医学资源充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宣武中医院、鼓楼中医院以及学校各附属医院中医科均可为中医专业学生提供实践与实习基地。
七、教学实践
积极开展中医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等,充分利用图片、模型、录像、模拟等多媒体教学技术和形象化教学等手段,使原本枯燥、抽象的中医学内容变得生动和形象,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扩大教学信息量;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法。
大力改善中医诊断学的实践教学条件,在中医诊断学的实验课中精选典型病例,强化模拟临床诊治过程的教学实践,为学生亲临病房诊室见习提供条件与保障。
增加中医专业学生对中药的了解与知识掌握,探索中药实验课程及野外实习的采药认药、中药加工炮制等课程内容。
加强中医方剂学的实验课教学,探索和创新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制定适用于组方规律探索的实验课方案。
《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等经典课程教学,通过选取历代名家的典型医案分析讨论,以问答、讨论、辩论、智力竞赛等方式,结合有关方证的内容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除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学生开通邮箱,由主讲教师负责网上答疑;大力开设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利用所学中医基础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中医学专业的培养中,利用假期安排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基层、了解病人需求、了解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建设,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参与程度也日益提高。
八、其他特色
国家级名老中医云集,集中了京城60%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有利于传承发扬;有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特色中心突出;在人才培养上,基础、临床一体三段的模式形成;临床、基础合作项目的研究全面展开;基础师资的培养采取双师型资格认证方式,继承而不泥古,弘扬而不离宗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构成本专业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