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

来源:互联网 2020-09-18 279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为中医药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尤其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为学习中医药的入门课,也是中医其他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课程打好基础。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2.四季分五时,春、夏、长夏、秋、冬,对应五种气候,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3.中医学四大名著:(1)《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个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难经》:作者相传为秦越人(扁鹊)

(3)《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

(4)《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4.中医学著作:(1)《脉经》:作者王叔和,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针灸甲乙经》:作者皇浦谧,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诸病源候论》:作者巢元方,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4)《备急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5)《千金翼方》:作者孙思邈

(6)《小儿药证直诀》:作者钱乙,中医儿科奠基著作

(7)《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作者陈言,字无择,提出三因学说

5.金元四大家:(1)刘完素: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治疗上力主寒凉清热,为「寒凉派」

(2)张从正:主张「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为「攻邪派」

(3)李杲:主张「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为「补土派」

(4)朱震亨:倡导「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主张「滋阴降火」,为「滋阴派」

6.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7.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8.四季脉: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

在骨,蛰虫周密。

9.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10.病:是指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正邪相争,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发生病

理变化的全过程,具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变化规律,症状,体征。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

势以及正邪关系等,反映了机体当时阶段抗病反应能力和整体反应状态。

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和体征(医生检查获得的客观表现)。

第一章? ?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属性归纳:(1)空间:天,上,左,外为阳

地,下,右,内为阴

(2)时间:昼为阳,夜为阴

(3)季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4)亮度:明为阳,暗为阴

(5)温度:温热为阳,寒凉为阴

(6)湿度:燥为阳,湿为阴

(7)重量:轻为阳,重为阴

(8)性状:清为阳,浊为阴

(9)动态:动、升、兴奋、亢进为阳

静、降、抑制、衰退为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交感互藏:阴阳二气不断相互影响

(2)对立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

(3)互根互用:阴阳双方互为根本,相互依存且相互助长

(4)消长平衡:阴阳要维持一个动态平衡,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此

长彼长,此消彼消

(5)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阴阳可相互转化

4.阴阳说明的病理变化:(1)阴阳偏盛(实证):阳盛则热,阴则病;阴盛则寒,阳则病

(2)阴阳偏衰(虚证):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4)阴阳转化:阳证化阴,阴证化阳

5.阴阳偏盛治疗:损其有余,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6.阴阳偏衰治疗:补其不足,虚则补之,滋阴壮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扶阳益火(益火之

源以消阴翳)

7.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在补阴阳的药中加入相反属性的药,由于阴阳互根互用,可以求得一

些阴阳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五行相克: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3.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4.五行归属表。。。。我次奥,太多了,宝宝不会做表格,你去书上背吧

5.五行生克制化上面有说,不重复了

*6.五行的乘侮:(1)相乘:指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例如木克土,木太盛,会木乘

土,而土太弱,也会木乘土)

(2)相侮:指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向克制(例如木克土,木太弱或

者土太强,都会土侮木)

7.五脏的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根据五行可知,

母脏有疾病,可以连累子脏,子脏有疾病,可以连带母脏

8.五行相生治疗:(1)滋水涵木:滋肾阴以滋肝阴肝血

(2)益火补土:补肾阳,由于肾乃阴阳之本,相当于补心火,生脾土

(3)培土生金:健脾气,补肺气

(4)金水相生:肺肾同补

9.五行相克治疗:(1)抑木扶土:疏肝健脾

(2)培土治水:温运脾阳以治水湿内停

(3)佐金平木:补肺阴清肝火

(4)泻南补北:泻心火,补肾水

第三章? ? 藏象学说

第一节? 概论

1.藏象:又名脏象,指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

的事物和现象

2.五脏共同生理特点: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3.六腑共同生理特点: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4.奇恒之腑在功能上与五脏相似,在形态上于六腑相似

第二节? ?五脏*

一.心:称「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1.生理功能:(1)主血脉:脉为血之府,心气推血行脉,而血在脉中正常运行要以心气充

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

(2)主藏神: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生理特性(1)为阳中之阳脏(2)主通明

3.与体窍志液时的关系:五行归属表都有,背那个去OwO

二.肺:有「华盖」之称,「相傅之官」之称

1.生理功能:(1)主气:?主呼吸之气:清气得入,浊气得出

?主一身之气:一是主司气的生成,吸入清气与脾胃水谷之气

得宗气

二是调节全身气机,气机的升降出入

(2)主宣降:?主宣发,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向上向外布散水谷精微,

三是宣发卫气,温养皮肤,主腠理开阖

?主肃降,一是吸入清气,二是向下向内布散水谷精微,三是

将代谢浊液下输膀胱

(3)主行水:肺为华盖,乃水之上源,肺主宣降,内外各输津液

(4)肺朝百脉,主治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调节呼吸运动,二是调理气

机,三是促进血液运行,四是调节津液代谢

(5)主藏魄

2.生理特性:(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

(3)肺喜润恶燥

三.脾:为「仓廪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1.生理功能:(1)主运化:?运化水谷,消化食物传输精微,乃后天之本

?运化水液,吸收传布津液

(2)主统血:统摄血液不溢于脉外

(3)主升清:升输精微,升举内脏

(4)主藏意

2.生理特性:(1)脾居中央灌四旁

(2)脾喜燥恶湿

四.肝:「将军之官」

1.生理功能:(1)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

?推动血行津布

?促进脾胃运化

?调畅情志活动

?促进男女生殖

(2)主藏血:?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

?防止出血

(3)主藏魄

2.生理特性:(1)肝为刚脏

(2)肝主升发

(3)肝体阴用阳

五.肾:腰者肾之府,先天之本,封藏之本,肾为五脏阴阳之本,水火之宅

1.生理功能:(1)主藏精:?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

?推动和调节脏腑功能

(2)主水:?促进脏腑组织的气化作用

?主司膀胱的开阖和尿液排泄

(3)主纳气:保持吸气的深度,辅助肺的呼吸

(4)主藏志

2.生理特性:(1)肾主蛰守位

(2)肾为水火之宅,脏腑阴阳之本

第三节? ? 六腑

一.胆:与肝相连

1.贮藏排泄胆汁

2.主决断

二.胃:与脾相连

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3.胃喜润恶燥

三.小肠:与心相连

1.主受盛化物

2.主泌别清浊

四.大肠:与肺相连

1.主传导糟粕

2.大肠主津

五.膀胱:与肾相连

1.贮存水液

2.排泄尿液

六.三焦:为上中下焦的合称,上焦(心,心包,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胆,大小肠,

肾,膀胱,女子胞等)

1.通行元气

2.运行水液

3.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五脏六腑的关系啥的,自己可以导出来,宝宝不打了,脖子疼)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 精

1.狭义:来源于父母,具有升值繁衍的生殖之精

广义:人体内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所有精微物质

2.先天之精禀受父母,后天之精来源饮食水谷

3.精的功能:(1)繁衍生殖

(2)促进生长发育

(3)濡养脏腑

(4)生髓化血

(5)化气化神

第二节? ?气

1.气的来源:先天之气+清气+后天水谷精气

先天之气+后天水谷精气=元气

清气+后天水谷精气=宗气

后天水谷精气,精华=营气,剽悍滑利=卫气

2.气的运动:升降出入

3.气的异常运动:运行收租,称「气机不畅」;受阻过甚,塞滞不通,称「气滞」;上升太过,

下降不及,称「气逆」;上升不及,下降太过,称「气陷」;外出太过,不能

内守,称「气脱」;不能外达,闭塞于内,称「气闭」或「气结」。

4.气化过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5.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5)营养作用

6.气的分类:(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生命的原动力

?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推动各个脏腑,经络,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生于胸中之气,聚集处为气海,又名檀中

?走息道以行呼吸

?贯心脉以行气血

?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功能有关

(3)营气: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化生血液

?循经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4)卫气: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

?温煦全身

?调节控制腠理开阖

?防御外邪入侵

第三节? ?血

1.血的生成:血=营气+津液+肾精

2.血的功能:(1)营养滋润

(2)神智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第四节? ?津液

1.概念:身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2.津液的功能:(1)滋润濡养脏腑组织

(2)参与血液生成

(3)调节阴阳平衡

(4)排泄代谢废物

第五节? 相互关系

主要就记一个,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第五章? 经络

1.经脉称经,络脉称络

2.十二正经: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然后主要记十二经流注次序表,必考,这里很难打,我就不打了,书上125页)

3.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

点击展开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学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