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中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腧穴加以组合配伍,进行针灸治疗的措施。针灸临床处方的基本形式。针灸配穴主要包括腧穴选取和腧穴配伍两方面内容,其基本规律有循经取穴、经验取穴和按时取穴等。
本文目录
基本规律
①循经取穴。根据经脉循行、腧穴分布及其主治作用,选取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通常以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为指导原则,选用经穴和位于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奇穴,组成针灸处方。在临床上,常遵循十四经穴主治纲要进行,适用于病证复杂者。②经验取穴。根据临床经验,选择专病(症)专治的有效腧穴加以组合应用。其中,包括对某病症有显效的经穴、奇穴,以及「以痛为腧」的阿是穴。如肘劳(网球肘)用肘部阿是穴,发热用大椎穴,疳积用四缝穴(奇穴)。组方用穴少,适用于病证单纯而症状明显者。③按时取穴。根据针灸治疗时间,以经脉气血流注为指导原则选择相应腧穴加以组合应用。其中,子午流注针法以十二经脉的五输穴和原穴为选取范围;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则以八脉交经八穴为选取范围。以上三种基本规律在临床上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腧穴选择
根据经络脏腑辨证和临床实践选用针对病证治疗需要的相应腧穴的具体方法。又称选穴法。有三种:①近部选穴。根据病变所在,选择其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如胃痛取中脘、梁门,眼病取睛明、瞳子s,膝痛取膝阳关、膝眼等。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既可取一经,也可数经同用,适用于经穴、奇穴和阿是穴。其作用在于就近调整受病经络和脏腑的气血运行状态。②远部选穴。根据经络循行及其同脏腑的络属关系,选用远端腧穴(这些腧穴距病变所在较远)进行针灸。此法体现了经脉和腧穴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以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疏通经脉气血,从而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此法又可分为本经选穴和异经选穴两种。病变属于何脏何经,选取该经远端腧穴治疗的方法称为本经选穴法。如咳嗽属肺经病,用手太阴肺经穴太渊、列缺;胃痛属胃经病,用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内庭等。在病情较复杂的情况下,根据脏腑相关和经脉气血相通的原理,可选用与病变所在有关的其他经脉上的远端腧穴,称为异经选穴法。如呕吐属胃病,若由肝气上逆所致者,可选取太冲、内关;若由脾气虚寒所致者,可选取脾俞、公孙等。在异经选穴法中,较为特殊的是手足同名经选穴,如足阳明经病选手阳明经穴,手少阳三焦经病选用足少阳胆经穴等,可治头面、四肢疼痛和某些脏腑病。远部选穴法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等选穴方式,临床可灵活掌握。③对症选穴。根据临床实践,选取针对主症有效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其中,有根据经穴主治规律决定的远部选穴,也有根据病变所在的近部选穴。
腧穴配伍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腧穴按一定规律和治疗要求进行配伍组合的方法。又称配穴法,是针灸处方的基本形式。可根据腧穴所属经脉、所属部位及其主治范围进行配伍,以加强针灸的治疗效用。有六种方法:①前后配穴法。胸腹(前部)腧穴与背腰(后部)腧穴配伍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脏腑病,旨在调和脏腑阴阳。常用的有俞募配穴法,即相应的背俞穴(后部)和募穴(前部)的配合,如肝病用肝俞、期门,小肠病用小肠俞、关元等。在临床应用时,脏病以背俞穴为主穴,募穴为辅助穴;腑病以募穴为主穴,背俞穴为辅助穴。除此之外,俞募配穴法也可治经脉脏腑相应的头面五官病,如目病取肝俞、期门(肝开窍于目),鼻病取肺俞、膻中(肺开窍于鼻)等。在前后配穴法中,还有前后经穴相组合的情况,如胃痛吐酸用梁门(前)、胃仓(后)。头面、四肢穴也可采用本法,如头痛取太阳(前)、风池(后),耳聋取听宫(前)、翳风(后)等。②上下配穴法。人体上部(上肢和腰以上)与下部(下肢和腰以下)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可用于一切病证,旨在调和气机升降。常用的有八脉交会配穴法,是根据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交会的规律,将相关的两个八脉交会穴进行组合,如胃痛用内关(上)、公孙(下),目外眦、耳后、肩、颈、面颊病用外关(上)、足临泣(下)等。手足同名经穴法属此法范畴,即取用上下肢同名经的两个腧穴加以组合,如牙痛用合谷(手阳明经,上肢穴)、内庭(足阳明经,下肢穴)等。除上述二法外,根据经脉上下相通的规律,也可将其他腧穴配伍,如面瘫取颊车、合谷(上部穴)和足三里、内庭(下部穴),耳鸣取外关(上部穴)、太冲(下部穴)等。③左右配穴法。根据经脉循行交叉特点,将人体左侧与右侧的腧穴配伍的方法。旨在调和左右经脉气血运行。其中,左右同名穴配伍较为常用,如喉痹取左、右侧的合谷,胃痛取左、右侧的足三里等。在临床上,有时也有单取一侧的穴位,特别是头面部疾病,往往按照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方式配穴;而四肢病则以患侧为主进行配穴。④远近配穴法。根据病变部位与经络相通的特点,将距离病位较近和较远的腧穴配伍组合的方法。用于一切病证,旨在疏通经脉上下的气血运行。如头痛取风池(近)、外关、悬钟(远);腹痛取天枢(近)、足三里、内关(远)等。⑤表里配穴法。根据腑与脏存在着表里对应关系,将阴经与阳经的相应腧穴配伍的方法。用于一切病证,旨在调和表里经脉气血运行。常用的有原络配穴法,即在表里两经之间取原穴和络穴配伍,一般以本经的原穴为主,以其相表里经的络穴为客,故又称主客配穴法。如手厥阴心包经病以本经原穴大陵为主,以相表里的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外关为客等。除此之外,还可取用其他表里经穴相配,如骨痛阴痹取涌泉(足少阴经)、昆仑(足太阳经)等。四肢部内外侧对应的腧穴,也可按照此法规律加以组合,又称内外配穴法。如足踝部病取申脉(足太阳经)、照海(足少阴经),腹痛、泄泻取三阴交(足太阴经)、足三里(足阳明经)等。⑥子母补泻配穴法。根据五输穴与五行相配关系,以五行生克理论为原则,在五输穴的范围内,将选穴与补泻结合起来配伍的方法。用于脏腑病有虚实夹杂的情况下,旨在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调和脏腑阴阳。本经子母补泻配穴,取用本经的子穴和母穴,子穴用泻法,母穴用补法。如肝(木)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取行间(荥穴属火)用泻法(实则泻其子),取曲泉(合穴属水)补法(虚则补其母)。异经子母补泻配穴,则取异经的子穴和母穴进行补泻。如上述情况取少府(手少阴心经荥穴属火)用泻法,阴谷(足少阴肾经合穴属水)用补法等。
处方的结构和组成
在选穴和配穴的基础上,所拟定的针灸处方有一定的结构和组成形式:①主穴和辅助穴。在处方中,针对疾病主要证候和主要症状,起到主要治疗作用的腧穴,称为主穴。主穴是处方的主体,决定了处方的主治范围和治疗目的。主穴一般为1~2个,相当于中药方剂中的君药。辅助穴,又称配穴,是针对疾病的相兼证候和次要症状所选取的腧穴。辅助穴可协同和加强主穴治疗作用,并有对症治疗和引经气至病所的意义,相当于中药方剂中的臣药和佐使药,一般为3~4个。如风寒感冒选大椎、曲池、风池、合谷4穴组方,进行针灸治疗,其中大椎温寒祛风解表为主穴,风池祛风、曲池退热、合谷可治头面症状,均为辅助穴。②处方的腧穴数及其组成形式。可根据病证治疗需要来决定,处方一般由3~6个腧穴组成较为适合,必要时也可由8~10个腧穴(甚而更多)组成。在用穴较多时,可将其分成若干个腧穴较少的处方,每次治疗仅用其中一方,交替轮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