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最终目的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本文目录
健康管理的目标包括: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的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率。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消除或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健康管理的目标和健康的定义是密切相关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宪章中首次提出三维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 Well Being)状态」。1978年,WHO又在召开的国际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概念的内涵,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在《渥太华宪章》中提出:「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1984年,在《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1989年,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就是管理。管理可分为五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这是一直被沿用至今的管理经典定义之一。管理的目的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用。健康服务领域中的管理可看作是以改善个人和人群健康状态以达到最大健康效益的过程。
健康管理的特点是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健康管理的具体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必须依据循证医学和循证公共卫生的标准和学术界已经公认的预防和控制指南及规范。健康评估和风险干预的结果既要针对个体和群体的特征和健康需求,又要注重服务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强调多平台合作提供服务。
健康管理的科堂甚础
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首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之一。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一般从处于低危险状态到高危险状态,再到发生早期改变,后出现临床症状。疾病被诊断之前的阶段,若为急性传染病,这一过程可以很短;若为慢性病,则过程通常较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的健康状况变化多数不被轻易地察觉,各阶段之间也并无界线。在被确诊为疾病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可能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其次,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中,大部分属于可改变因素,这为健康风险的控制提供了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高血压、高血脂、超重及肥胖、缺乏身体活动、蔬菜和水果摄人量不足以及吸烟,都是引起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导致的慢性病目前难以治愈,但其危险因素本身却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因此,健康管理即是要对这类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评估和早期干预,以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一般来说,健康管理有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了解和掌握健康,开展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检查。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身体活动、吸烟、饮酒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
第二步:关心和评价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根据所收集的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估。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综合认识健康风险,鼓励和帮助人们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在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为个体和群体制订健康计划。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是鉴别及有效控制个体健康危险因素的关键。以那些可改变或可控制的指标为重点,提出健康改善的目标,提供行动指南以及相关的健康改善模块。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不但为个体提供了预防性干预的行动原则,也为健康管理师和个体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第三步:干预和促进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个人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现个人健康管理计划的目标。与一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不同的是,健康管理过程中的健康干预是个性化的,即根据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由健康管理师进行个体指导,设定个体目标,并动态追踪效果。如健康体重管理、糖尿病管理等,通过个人健康管理日记、参加专项健康维护课程及跟踪随访措施来达到健康改善效果。一位糖尿病高危个体,除血糖偏高外,还有超重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因此除控制血糖外,健康管理师对个体的指导还应包括减轻体重(膳食、身体活动)和戒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