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一共要考专业阶段的6门+综合阶段的1门。专业阶段6门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的1门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卷一与卷二。
本文目录
cpa考试科目有哪些
注册会计师在专业阶段需要考6门考试科目,分别是《会计》、《审计》、《财管》、《经济法》、《税法》、《战略》。在这6门考试科目中根据考生的自身情况可以一次性选择6科,或者1次选2科、3科。
考生在综合阶段还需要考《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2门考试科目,但这需要你通过6门专业阶段的考试后所考虑的。
注会专业阶段成绩保留5年,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注会专业阶段6门考试科目。按照规定,这5年不是间断式的5年,而是滚动式的5年。若是没能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6门考试科目,那么第一年的注会考试成绩,在第六年的时候,就作废了。并且,网报系统上也查询不到第一年的注会成绩了。
cpa考试建议一次报几科
cpa考试有难度,建议一次报考2-3科,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专业阶段包含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管、战略共六门科目。
根据以往备考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考试经验来看,这六门科目大概的难易程度排序为:会计>审计>财管>税法>战略>经济法。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好备考的先后顺序,可以从难易程度高低搭配学习这个方面出发。
先学什么科目没有特别的讲究,但是优先学好会计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基础之上。由于会计科目难度较大,考生也可以从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些理解难度相对较低的科目入手。具体的科目搭配可以站在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选择。
CPA各科备考时间
零基础的考生和有基础的考生在备考CPA时需要的时间不一样。通常而言,零基础考生学习CPA六科一共需要1300~1800个小时,有基础的考生大致需要900~1500个小时。
如果按照总计1300个小时,每天学5个小时来计算,那么考生至少要提前8个月开始备考。可见,CPA的备考战线是很长的,很多人会因为毅力不够,学到一半就放弃。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防止前功尽弃,制定详细的时间规划表尤为重要,那么考生该如何针对各科安排复习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