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象西医,西医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实现规模化教育。而中医没有标准,一旦学西医搞规模化教育,就把中医的发展限制死了。事实也正是这样,中医学派之间的竞争正是中医发展的动力,规模化教育就需要统一的教材,这等于消灭了中医学派,而没有了学派,中医发展就没有活力了。
有人可能会问,中医不能标准化吗?确实如此。中医是一门恢复人体管理的学问,而恢复人体管理的方法千千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有效治疗,比如,有情志疗法,针灸按摩疗法,有中药法,有外治法,虽然针对某一种疾病都有最适合的办法,但每一种方法对疾病都是有一定疗效的,你很难规范。况且,具有类似属性的中药非常多,你用这种药可以,用那种药也可以,同样难以规范。正是如此,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擅长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方法,至于哪一种更好,这就需要竞争,相互融通,扬长避短。
传统的中医主要就是靠师承,当然也有自学成才的,但有一点是自明的,那就是个性化。即使面对同一个人的疾病,每一个中医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随着大量临床,也会不断总结出很多新的方法,从而成为自己学派的一部分。
大学这种规模化教育模式针对的是标准的知识,它针对中医这种个性化的知识并不适合。可是,我们的管理者根本不懂真正的中医,盲目学西方,搞中医的规模化大学教育,使中医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最典型的就是,第一代在大学教中医的绝大多数都是民间中医,他们自己出类拔萃,但在大学却没有教出自己的传承人,他们的弟子水平基本上都远逊于老师,还有不少老师的绝活都没有传承下来。
中医教育还有一个与西医完全不同的特点,那就是高度依赖临床。这是因为中医背后的自然规律并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而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它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临床。中医教材虽然走向了标准化,但是理论与真理之间往往还有很大差距,到底理论对不对,需要大量临床去检验。如果缺乏临床,学到的中医知识到底对不对都不知道,又如何来指导临床呢?因此,中医学习需要从临床中去检验所学的中医理论是否正确,并逐渐积累临床经验。
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临床。师承的方法基本上都一带一,最多两三个学生,这样能够保证学生都能够接触足够的临床。而大学教育则是一带几十,况且,现在的大学最缺的就是临床老师,很多学校根本就找不到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大家想一想,如果让那些不懂临床的老师去教学生,能够教出懂临床的学生吗?
从这两点来看,中医的传承,主要还是要依赖师承,大学最多只能作为辅助。现在中医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抛弃了师承,而采取大学这种规模化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使中医一代不如一代,创新几乎为零,再这样下去恐怕中医很难进步。而师承这种方法呢?却被管理者定义为非法的,试想,经过几千年检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却被终止,这到底是想振兴中医呢还是想消灭中医呢?
当务之急,就是要放开中医行医资格,不管是自学,还是师承,都应该有行医资格,而不是规定只有大学教育出来的中医才有资格。如果想有效立法管理,那就是以疗效为标准来进行立法,这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