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新的考试和招生制度改革实施后,高考将不再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变为「3+3」, 「增加学生选择权」,「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是这次改革的核心要义。这一改革举措为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认知特长、专业志向自行选择学习科目,尤其是为选修横跨不同学习范畴的科目组合提供了保障,把学生的选择权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如何让学生「会选择」、「能选择」和「愿选择」,由「被动选择」变成「主动选择」?如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报考科目以成功应对高考?这些问题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广大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成为众人眼里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于是,在这一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被推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生涯规划教育被认为是解决「落实学生选择权」这一紧迫问题的最「可靠」的途径。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将来的职业方向,培养学生选择能力为核心的生涯教育就成为中学阶段必须提供的课程和服务。
多年来,我国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普遍存在课程体系不规范、课程缺乏创意性、教师指导能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培训网委托一批卓越的专业团队融合了生涯理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指导心理学、自主学习理论等跨学科理论,借鉴国外领先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国内教育的教情、学情和自身丰富的生涯教育实践经验,研发了一套兼备理论高度和实操性的科学系统的生涯规划师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
本文目录
二、课程目标
・系统了解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课堂设计理念。
・系统学习和掌握生涯规划的核心理论和工具模型。
・学习和掌握将生涯教育理念实际应用于学生教育和指导工作中。
・培养一批合格的学校生涯规划师团队。
三、课程特点
・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探索能力。
生涯教育不能局限于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延伸到毕业之后、中年期和老年期,它具有终身探索的性质。当学生离开校门步入社会时,将会面临社会的巨变和激烈的竞争,更需要面对生涯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学生在学校阶段需要掌握的是自主性的探索能力,才能应对时代的变化和职业世界的变化。
・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
生涯教育的目标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掌握选择和规划自己生涯的能力。因此,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延续之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并通过多样化的职业体验活动,进一步了解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对未来的职业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当很多职业面临消亡的同时,会涌现出众多新兴的职业。因此,学生在探索职业世界的过程中,鼓励拓展自己的视野,敢于打破传统意识和习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涯规划,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协作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学生通过生涯探索活动中的团队协作能够更好的认识、了解他人,培养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态度,并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队协作所带来的价值。
・主张灵活运用课程
每个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起点、学校的资源、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时,可以从本课程体系中挑选适合本校特点的内容灵活使用。
・注重学科渗透
生涯教育是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而且生涯教育的理念、知识、方法等都可以融入到各个科目中。因此,生涯教育不仅是校长、班主任、德育、心理教师的事情,更是全体科目老师应该承担的职责。通过生涯教育与科目教学的融合,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