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艾灸师资格证书,中医艾灸师

来源:互联网 2021-08-20 329

在中医典籍《本草从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也是为什么到至今还会有很多人去艾灸的原因,艾灸不止可以调理一些慢*,还是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艾灸师资格证书,中医艾灸师

艾灸师资格证书_中医艾灸师工作职责:

从事企业门店艾灸养生服务指导工作;

从事企业艾灸内训工作;

从事职业培训学校中医特色调理师艾灸项目的培训工作。

任职要求:

热爱健康产业,熟练掌握中医调理,包括艾灸,刮痧,拔罐等;

艾灸工作至少一年以上临床经验。

灸法定例
一定分寸。取本人男左女右手中指。相屈如环。即以杆心从中节旁侧。量两头横纹角。

即截断为一寸。用之不误。最为的当。

一点穴法。皆要平正四体。勿使歪斜。灸时恐穴不正。徒坏好肉矣。若坐卧立。并不得拳缩。坐点则坐灸。卧点则卧灸。立点则立灸。反此一动。则不得其真穴矣。然下火灸。则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多后少。先左后右。宜审用之。

一论灸艾炷大小。经云。凡灸要艾根下广三分。若不及三分。使火气不得达。病不能愈则是炷欲大。惟头与四肢欲小耳。但去风邪而已。小儿及体弱者如麦大。

一点艾火。古忌松柏枳橘榆桑枣竹八木。切宜避之。今用清麻油点灯。传火于艾茎。点发其艾是也。兼滋润灸疮。至愈。仍不疼痛。用蜡烛尤佳。

一着艾时。宜正巳午时。方可用火。若午后未时。气盛不可下火。并失饥伤饱。忧愁恐怒。怒骂喜笑。天阴下雨。风雷闪电。并皆忌之。

一下艾时。必先以蒜切片擦穴上。然后安艾。不然则动止之间。其艾必落矣。

一着艾火。痛不可忍。预先以手指紧罩其穴处。更以铁物压之。即止。

一着火有眩晕者。神气虚也。宜仍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苏。再停良久。以稀粥或姜汤与饮之。以壮其神。复如前法。以终其事。

一着艾火后。须要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若见灸疮不发者。用故鞋底令热熨之。三日而发。仍以小鸡鲢鱼豆腐等热毒者与之食。谓以毒攻。其疮必发。若气血虚弱者调之以药饵。

一灸后疮未发。宜柏树叶贴之。

一灸后切宜避风冷。节饮酒。戒房事。远七情。可择幽静之所。养之为善。

一灸疮痛不止。用柏叶芙蓉叶。端午午时采。阴干为细末。每遇灸疮黑盖子脱了。水调少许。如膏贴纸上。贴之即愈。

一灸疮洗法。以葱艾薄荷等物煎水温洗。令逐风邪。

一灸疮已发。黑烂疼痛。用桃枝、杨柳枝、胡荽、黄连。煎水温洗。

一灸疮出血。用百草霜为末。掺之即止。

一灸疮已发。可用膏药贴之。一二日一见。使疮脓出多而疾除也。其膏必用真麻油。入治病之药。或祛风除湿。养气滋血。诚疗损补虚之药。随症入之为妙。

取穴法
脊骨二十一节。大椎三节。至尾 共二十四节。

合谷(一名虎口) 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过。为原。虚实皆按之。

曲池 肘外辅骨。屈肘两骨中。以手按胸取之。手阳明大肠脉所入为合谷。

颊车(一名臼关) 耳下曲颊端。近前陷中。开口有空。

肺俞 项后第三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千金。对乳引绳度之。或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是。正坐取之。

心俞 五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

肝愈 九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

脾俞 十一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

肾愈 十四椎下。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与脐平。正坐取之。

膏肓愈四椎下。近五椎上。两旁相去脊中各三寸。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

令端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毋令摇动取之。铜人。灸百壮。多至五百壮。如病患已困不能正坐。当令侧卧。挽上臂。令取穴灸之。又当灸脐下气海丹田关元中极四穴中取一穴又灸足三里。以引火气入内。

腰俞 二十一椎节下间。宛宛中。以挺身伏地。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后乃取其穴。

百会 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两耳尖。

中脘 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胃之募。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上纪者中脘也。

丹田 脐下二寸。三焦募也。

关元 脐下三寸。小肠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下纪者关元也。

气海 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

三里 膝下三寸 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举足取之。极重。按之则跗上动脉止矣。

点击展开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学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