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萸子更宜人。
——宋·韩琦
九九话重阳
重阳的来历得从《易经》开始说。数字“九”在《易经》里是阳极数,九月初九就是两个阳相重,所以叫重阳,这重阳节可以说是杂糅最多习俗的节日了。
农历九月是丰收的时节,上古时就有在丰收后祭祀天地的习俗,因此重阳是祭祀的节日,后来将祖先也纳入了祭祀,重阳就成为祭祖的节日,进而由逝去的祖先推广到活着的长辈,重阳也就成了尊老尽孝的节日,西汉之后儒家文化成为了正统,讲究孝道,重阳因而又成为儒家推崇的节日,同时重阳是阳极日,道教求仙格外看重阳气,因此重阳又是道教重要的节日,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就叫王重阳。古人以山为阳,水为阴,所以重阳也要登山望远,秋天菊花盛开,因此重阳还有赏菊、泡菊花茶、饮菊花酒的习俗,重阳又与清明相对,清明节踏青,万物复苏,重阳节辞青,暑往寒来,除了这些,各地还有插茱萸、放风筝、吃重阳糕等习俗。
看望慰问行
10月4日,农历九月初九,我校教师谭建业佳节花甲喜相逢,开启幸福的退休生活。校长周向阳、副校长郑宝生、工会主席王永刚、办公室主任武文文、教务主任郭守军、政教主任令狐俊明前往谭建业家看望慰问。
谭建业,退伍后到我校工作24年,长年累月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服从、吃苦、奉献、全心全意服务的军人作风,得到全校师生的爱戴和敬重,先后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县政府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他把学习贯穿于工作始终,用谦和的笑容装点我们的生活,将无怨无悔的背影留在校园。
周向阳一行向谭建业送上节日的祝福,表达衷心的感谢和最美不过夕阳红的祝愿,希望他身退心不退,霞光映桑榆,常回家勤建言,助力学校新发展。
点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