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检验,考试也是对前半段学习成果的一个检验,所以考试结束后,家长们不要急于去关注同学们考试考了多少分,正确陪伴孩子、理性分析结果、肯定情绪价值……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应用到未来的磨合中,是父母、老师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期中考试的意义是什么
· 检测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从开学到期中考试虽然只有两个多月的学习时间,但足以检测出学生在这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哪些科目进步了、哪一章掌握得不熟练、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距离目标还差多远等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指导,避免盲目学习。· 检测学生对试卷的适应程度近两年,大量灵活多变的新题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通过期中考试,能够让同学们提前熟悉新题型,适应试卷整体的调整,把握好考试时间,积累正规化考试经验。· 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心态期中考试也是对考生心理的磨练,平静对待成绩的起伏,才能在未来的中考、高考中更加自信从容。
家长该怎么做呢?
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只有亲子关系是和谐的,融洽的,美好的,父母对孩子的引导才是有效的。在做完这个作业后,再让孩子拿出试卷,和TA一起谈谈这次考试。
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引导、督促孩子的过程上,用淡定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结果。
在和孩子谈考试成绩时,有几类表达请千万避免:
1. 打击孩子自信心
例:怎么才考了这么点分?你平时是怎么学的?
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我很笨,我不行”的感受,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差,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的。好的学习状态一定是一个自信的状态。
2. 情感绑架
例:你对得起我们吗?我们天天辛苦工作挣钱,还不全是为了你……
全为了孩子,这个责任太大了,孩子承担不起。教育孩子感恩是应该的,但应该由老师来对孩子说,你的父母不容易,你应该感恩,可能更合适一点;相应的,家长来对孩子说任课老师们不容易,这样换位的感恩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
3. 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例:你看某某怎么就每回比你考的分数高呢?
比起家长的连番追问,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自我总结,自我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哪些题是答得不错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做得好,才保证了这些题做得好;哪些又是孩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反映出平时哪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找到几种方法来解决或者改善……
考试除了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考察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知识只是载体,只是手段,永远不会是目的。那些能渗透到孩子血液里的东西,孩子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历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呢
对试卷进行总结分析考后试卷分析,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三个策略:
1.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通常情况下,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不清和表述不清。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所谓“问题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改正方向。
2. 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要点有三: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 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学习过程,反思十分必要。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总结过后,对未来学习的规划也很重要
第一点,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我希望你能够做这么几件事:
1. 注意收听收看国内外时事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 读一本伟人传记,我推荐你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的传记;
3. 针对自己的思想弱点找一句或写一句能够医治这一弱点的“座右铭”,贴在醒目处;
4. 每天用15分钟左右时间写日记,问三个问题: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明天有什么打算?
5. 在老师或爸爸妈妈的指导下,试填一次高考志愿。
第二点,要激发学习的兴趣。
研究证明,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
在激发学习兴趣这个问题上,我希望你试着做一做这么几件事:
1. 如果你喜欢文化课以外的学习(比如电脑、绘画、球类)到了痴迷的程度,那么在痴迷的项目上要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把精力转移到文化课中去,以求得适度平衡;
2. 如果你特别不喜欢某门学科,可以找课任老师聊一聊,听听他对这门课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介绍,问一问他当初是怎么学这门课的,还可以问一问班上对这门功课感兴趣的同学,他们的兴趣从哪里来的。
第三点,要磨练学习的意志。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充满了竞争的紧张学习,好比用跑一百米的速度跑一万米,谁坚持不懈,谁就能成功。如果想今后升入高校、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在高中学习期间,就不应该有晒太阳的时间。
磨练学习的意志,我建议你试做以下几件事:
1. 每天早起,坚持运动;
2. 考试失败,学习中受到挫折,主动地找老师谈一谈,找到原因,寻求改变;
3. 尽快养成一套适于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该学习时就学习,该休息时就休息;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搞临时的考前突击;预习、复习、作业阶段分明;上课专心致志,下课有疑便问;日有计划,对照执行。
永远记住这样一个公式:
状态>方法 >苦干
附:考试总结秘笈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