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刘德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我将以习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做一名振兴职业教育的践行者。
通过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我认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用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全面振兴。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政府层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给职业教育增值赋能;在学校层面,坚定“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提高服务能力;在学生层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德为先、以德励才、以德成才,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如何把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职业教育战线“大有作为”的实际行动,已成为我县职业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要“下一盘大棋、打一场翻身仗”,健全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运行为标志,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同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基础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基础素质。中等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和融通,国家通过制度切实保障落实。
1.职教高考制度
这是职业教育中与普通教育高考制度具有同等功能的高考制度,它具有公开、公平、常规化、自由选择的性质,依托这一制度,任何职校生都可以通过统一考试进入任何职业学校的任何专业。有了职教高考制度,职校生升学空间将得到拓展,同时也将使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衔接起来,这对于提升各级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普职融通制度
这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制度。这既是通过教育实现社会融合的需要,也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互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普职融通的制度设计可在课程共享与学生流动这两个层面进行。这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但其构建面临很大困难。比如,现实中即使职校生获得了再次就读普通高中的机会,如何跟上普通高中的教学进度,对于职校学生是极大挑战。普通高中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存在的技能短板也是一样。
3.国家资历框架制度
这是规定职业教育学生与普通教育学生学习成果等值互换关系,进而规定在特定领域两个教育序列的学生享有同等权利的制度。国家资历框架是保障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关键性支撑制度。只有当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果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具有同等社会效益时,人们才会真正认可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
作为职业教育人,我个人认为振兴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质为本,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如此需要职业教育,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这其中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问题的外在表现是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但根本性问题还是质量不高。职业教育要实现提质培优需把握两个关键点。
(一)办学模式上,深化校企合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模式上,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关于教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师资12条》)。这12项工作举措可以划分为建设一项标准体系、改革创新两项基本制度、完善三项管理保障机制、实施六大举措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在标准体系方面,明确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层次,覆盖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标准体系。在基本制度方面,以双师素质为导向改革新教师准入制度,以双师素质为核心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在保障机制方面,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落实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提升社会地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保障措施。在提高素质方面,构建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主体、产教融合的多元办学格局,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聚焦“1+X”证书制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国家工匠之师”为引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总的来讲,以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全面振兴,既要从整体推进的全局性高度来谋划学校重点改革举措,也要从具体实施的可操作性角度来设计实施路径,要在正本清源上下更大功夫,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有着广泛需求、具有特定功能的类型教育,它与其他教育之间并无等次优劣之分;要在守正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既时刻牢记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又深入探究应该完善和发展什么,使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展示出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和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要在力求实效上下更大功夫,通过更好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有效引导我县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