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普及安全急救常识,增强学生自救互救能力,日前,建湖中专邀请县红十会应急救护培训老师杨静来校,为高一新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杨静老师通过PPT演示精彩讲解,不仅将复杂的急救技能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步骤,还巧妙地运用了“黄金4分钟”、“生存链”以及“心肺复苏体位”等关键词,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抽象或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黄金4分钟”强调了心跳骤停后迅速进行心肺复苏的重要性,这个时间窗口内启动急救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恢复质量。杨老师通过实例或数据支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每分每秒的延误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生存链”的概念则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急救流程的理解,它包括了从识别紧急状况、启动紧急响应系统、早期心肺复苏、到高效除颤及高级生命支持的一系列连贯行动。
这一概念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全面、系统的急救思维框架,让他们明白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迅速而有序地采取行动。而“心肺复苏体位”的详细讲解,则是实际操作中的关键环节。杨老师不仅展示了正确的体位摆放方法,还强调了其对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复苏效果的重要性。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正确体位对于急救操作的影响,从而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应用。
实践操作环节的到来,同学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他们不再只是被动的听众,而是化身为积极参与的“小小急救员”,亲身体验并实践着刚刚学到的急救技能。老师的鼓励声“放松、不要紧张”回荡在耳边,帮助同学们克服初学者的紧张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投入到模拟演练中。
随着“手臂伸直、十指相扣”等指令的发出,同学们按照标准流程开始了胸外按压等操作。他们的动作或许还不够熟练,但那份认真和专注却让人动容。在“沉浸式”的模拟演练中,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急救技能的理解和记忆,更体会到了作为急救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这种入耳、入脑、入心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关爱生命、勇于担当的种子,伴随同学们成长,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