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2024年度十大教育新声 | 教育回眸2024

来源:网络 2025-01-04 24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大会……过去这一年,随着一系列重大会议的召开,教育强国建设的施工图、进度表愈发清晰,“四梁八柱”愈发明确,前进的号角愈发嘹亮。

强化主动发声,全面提升引导力,做好部党组声音、重要教育政策的“放大器”,“中国教育报评论员”责无旁贷。为此,中国教育报刊社融媒体评论中心专门开设“新声”栏目,邀请专家撰写本报评论员文章,对部党组重要工作部署进行解读阐释,放大部党组声量。

在2025年开年之际,我们特臻选出“新声”栏目中的10个重点篇目。一起来看——

2024年度十大教育新声

开跑!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核心观点: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关键在行动。“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有思考、有想法、有部署,也要有行动,知行合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往细处谋、往实里做,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工作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开跑!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

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 敢闯无人区

核心观点:在青年科技人才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着力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早期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活跃在科研一线、负责任、讲信誉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进入国家科技评审专家库。不断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实现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 敢闯无人区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核心观点:站在赢得大国竞逐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的战略价值更加凸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更为紧迫。当前,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汽车、生物医药、关键基础件等新兴产业,普遍出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现象。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新使命。

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积蓄教育强国新动能

核心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以人民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面貌出现了格局性变化。积极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挑战,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达到世界中上水平。新格局、新赛道为塑造我国教育发展新优势、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积蓄教育强国新动能

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核心观点: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创新实践的推动者,其支撑力、贡献力直接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不仅关系到教育强国建设,更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在青春赛道上展现当代青年风采

核心观点: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的鲜亮底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中国青年正处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用奋斗来书写青年奉献家国的故事。当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唯有把握机遇,化挑战为机遇,中国青年才能更好地乘势而上,走在时代前列。

在青春赛道上展现当代青年风采

驰而不息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

核心观点:工程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培养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战略支持,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是时代之需求、教育强国建设之要求,也是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驰而不息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

核心观点: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高等教育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为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夯实基座。高等教育要提升对重大科学问题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前瞻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理论性、应用性基础研究。要积极发挥基础学科既有优势,补上短板空白,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坚决取得某些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

技术转化须下足第二个“笨功夫”

核心观点:除在基础研究过程中下“笨功夫”外,还要下第二个“笨功夫”,即在实践、工程、产品中去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创新。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是高校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具体实践,也是高等教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技术转化须下足第二个“笨功夫”

研判内外部环境变化对教育的新挑战新要求

核心观点: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科技变革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加剧、人口社会结构深刻变化、教育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研判这些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树立新的现代教育观,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把战略图景转化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效的必要前提。

点击展开
相关文章
  • 采耳培训班培训多久可出师
    2021-08-31377
  •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招生简章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招生简章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招生简章:梁平职业教育中心,简称“梁平职教中心”或“职教中心”,位于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育英街,前身系梁平县梁山职业高级中学,建校于1955年。学校2019招生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航空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美发与形象设计、会计、电子商务
    2019-06-03762
  • 中医适宜技术证书有用吗
    2021-08-18428
  • 遵义卫生学校招生简章
    遵义卫生学校招生简章
    贵州省遵义卫生学校坐落在遵义市湘江河畔,凤凰山脚,风景秀丽,被誉为“白衣天使”的摇篮。遵义卫校建校于1956年,1960到1963年曾改为遵义医学专科学校,后恢复原来校名。文革期间曾停止招生,1973年恢复招生。
    2019-04-16494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总理这样说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所做的主要工作时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2023-03-07587
热门资讯
学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