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教研活动的质量对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成效起着关键作用。巴东职高电信专业部秉持务实态度,回归教育本真,拒绝表面文章,聚焦教学问题,深挖教育内涵,以扎实的研讨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精准聚焦问题,告别表面文章
以往,部分教研活动主题宽泛,讨论流于表面,难以真正解决教学痛点。电信专业部痛定思痛,每次活动前,都会组织教师广泛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像是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脱节、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学生对复杂理论知识理解困难等问题,都被列为重点研讨方向。在20日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教研活动中,教师们不再泛泛而谈教学方法,而是针对学生频繁出现理解误区的章节,展开深入剖析。大家结合教学经验,分享各自在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时的有效做法,从引入生活实例类比,到利用WireShark软件把MAC地址、IP地址、端口、十六进制、二进制等关键知识点串连起来,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深度实践探索,杜绝纸上谈兵
电信专业部深知,教研成果只有落地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确定改进方案后,会迅速安排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并跟踪反馈。
在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教研中,专业部提出增加企业实际项目案例融入实训课程的设想。随后,教师们积极与合作企业沟通,引入了网络综合布线、网络搭建与应用、网络安全运维等项目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细节。比如,最初学生在面对网络故障时手忙脚乱,教师便重新梳理教学步骤,增加了网络运维故障排查的专项指导,让学生逐步适应企业项目的真实场景和工作节奏。长效机制护航,防止一阵风
为确保教研活动的持续有效性,电信专业部建立了长效机制。一方面,每周四上午开展教研成果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对效果不佳的措施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将教研成果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教研工作。专业部还设立了专门的教研档案,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讨论内容、实践效果以及改进方向,为后续教研活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这些举措,电信专业部的教研活动已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师生在各类技能竞赛、技能高考中表现愈发亮眼,真正实现了教研活动不搞花架子,扎实推动专业教学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