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时光可啜饮,那必是一盏以汗水为引、经岁月慢熬的茶膏。细品,方觉那悠远而清冽的回甘。岁月流转,回想起一年前那个夏天,刚从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与未来的期盼,来到如皋中专,走出我的青春,走进了少年拔节生长的年岁。
寻觅·前行
人心向暖,岁月情长。我不过是一艘迷航的船,庆幸上有北斗,下有星光,才得以驶出那片海。由最初被课程撵着、被时间推着,只能被动完成;到现在能提前思考、详细安排,主动去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是我教学心态的转变,也得益于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新教师研修培训、听课反思、公开课等活动,为教学实战经验并不丰富的我提供了典范。还记得第一次公开课时,我的师父陆家燕和我一起打磨课程:教案、学案、模拟试讲……“这个案例不够新颖”“这个环节的提问指向性不够明确”“思政点放在这里比较自然”……她不仅指出不足,更会耐心示范。眼神的交流,评价语的温度,甚至站立的姿态,都在师父的指导下,逐渐褪去生涩,变得自然流畅。那些被反复推敲的细节,早已超越了课程本身,成为我教师职业生涯中最坚实、最温暖的底色。
看见·照亮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亦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尽管偶尔会被他们欢快地“叽叽喳喳”搅得脑仁发胀,但又时常庆幸遇到了如此美好的她们。初次给高年级学生上课时,看着那些年轻的脸庞,内心十分紧张,生怕因慌乱出错而被她们嘲笑。然而,这些活泼可爱的女孩们仿佛能穿透我强装的镇定,察觉到我真实的局促。“金老师,你不要紧张,吃颗糖”“金老师,我们到时候都举手!”……那份温暖瞬间融化了我的紧张。
从经验和年龄来看,我是“老师”,但在我心里,孩子们更像是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不局限于课堂,在准备国庆演出、元旦汇演、社团展示、志愿服务等大型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共同筹备,只为营造和谐融洽的活动氛围。“金老师,设备已经准备完毕了。”“这类材料已经收齐了。”“下一个节目的演员已经去候场了。”“金老师,还需要修改吗?”学生会的孩子们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他们并非被动跟随,而是带着真诚的善意与主人翁意识,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关怀。正是这份双向的温暖与互动,让我更加坚定为他们倾注心血、无私奉献的决心。
回望·憧憬
在这一年里,我有很多收获:如皋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行知伴我行演讲比赛南通市一等奖、如皋市特等奖、职业学校教师经典推荐音视频评比一等奖……回首过往,陪伴我的,有热血,有感动,有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还记得每次参加朗诵比赛的时候,名师徐芹霞从改稿到各种技巧都悉心指导;在做学生工作时,学工处主任王向华总是手把手告诉我如何推进;更不用说校团委书记姚敏总像一个温暖的大姐姐和我分享她的工作感悟……不仅如此,我还接收到很多前辈的善意和帮助。作为新教师,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成长之路虽非坦途,却从未崎岖,因为总会有一双双无形的手托举着我们一步一步站稳讲台。
未来,我愿把从前辈们那里汲取的光与热,用心传递给更多同伴,照亮更多学生的路。我想,教育的美好或许正在于这种永不完结的成长叙事——薪火相传,永不止息。这,就是我们如皋中专人共同书写的传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