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怎么样

来源:互联网 2020-09-18 333

首都医科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与研究的学校之一。学校1978年开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1987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2001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现有一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计算机应用),一个北京市级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医学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等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应用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开发以及管理工作,能为医学研究与应用服务的生物医学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专业自成立以来, 一直坚持办学特色,瞄准医学相关技术人才市场, 发挥工程技术与医学实际紧密结合优势,开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向更深层的临床医学实际服务,于1999年开始的听力学专业方向、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专业方向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技术专业方向的教育,有力地推动临床医学诊疗及康复水平的提高。

首都医科大学是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基础医学领域拥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神经生物学)、三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等)、七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临床医学领域拥有七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等;四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内科学、儿科学等;一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妇产科学。学校还建有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培训机构,这些学科建设和研究机构建设成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学科基础。

本文目录

二、建设理念

历经3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专业形成了推动生物医学事业发展,促进临床服务水平提高的发展建设理念,使得理工科学与生物医学紧密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成为专业发展特色,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在稳定发展中与时俱进,在积极开展自主专业研究的同时做好相关专业发展的工程技术平台服务。以可持续发展、深入研究带动专业整体水平提升和技术进步,保持并加强与国际国内学术伙伴的联系,促进交流共同发展。

三、人才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造就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专业开办30多年来,培养了大量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高级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为医院、研究机构、医疗设备企业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超过95%,高于北京地区高校的平均就业率。良好的医学背景和医学与工程结合应用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经过近30年的本科教学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锻炼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逐渐完善实验教学设备、提高实践教学条件。近三年来,学校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投入两千余万元建设经费,建成了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加大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更新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

四、教学团队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共有师资110人,80% 为中青年教师,全部为硕士以上学位。目前在校生350人,师生比接近1:3。承担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师资有6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7人。临床工程实践教学有师资42人,其中教授或高级工程师6人,副教授 10人。分布在7个综合医院和4个专科医院,承担专业实践教学及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等教学任务。专业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一名,北京市优秀教师四名,北京市创新团队一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一个。多名教授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中华医学会等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以及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等三个教学指导委员会任重要职务。

学校一直注重师资队伍师德和医德建设,提出教师要具有「教书育人」和「救死扶伤」双天职。先后引进包括「973」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负责专家等学科、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学校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创新团队,北京市拔尖人才;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北京市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逐渐形成一批学历高、在各学科领域有竞争力、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撑。

五、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本着「巩固、深化、提高、发展」指导方针和教育部关于本科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树立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开展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整体建设,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等方面全面展开,扎实推进工作,强化专业建设,增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学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建设,推行「在服务中实时管理,在管理中提供服务」的教学管理理念,提倡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综合调配,保证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效益发挥。

六、教学资源

首都医科大学为医科多科性大学,校本部有5个学院、临床有6个学院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承担教学任务。基础医学院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供良好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条件,临床医学院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训练。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拥有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百余个设备优良的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学校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有百余万册馆藏图书和电子图书。

学校通过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实验(践)教学条件。新建及改建了7个专业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医学仪器实验室,微机接口实验室,单片机及嵌入式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医用传感器实验室,生物力学实验室),另有设备精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医学机能学网络实验室、医学生物学实验室。近三年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投入专项建设经费二千一百万元,更新了专业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等。

七、实践教学

树立全新的实验实践教学理念,将教育过程中的实验实践教学链接成完整体系,明确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同阶段围绕的核心和重点,对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的疏理与优化,对实验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在专业实验教学方面已建成7个专业实验室, 2-3个开放性实验室,并进一步探索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根据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具有专业特色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进一步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充分发挥学校医学教学资源雄厚的优势,培养复合型临床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学校通过特色专业建设,以学校生物医学仪器实践教学实验中心和附属医院临床工程基地相结合形成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突出临床工程技术特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培养听力学专业方向等临床特殊急需专业人才。

点击展开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学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