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当前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

来源:互联网 2021-08-20 355

终于可以绕过‘全国三大最难考试’了!」小陈难掩欣喜之情。出生于陕西省的她,受父辈中医文化浸染,有志从医。但在此之前,她已连续两年参加执业医师 (中医类别) 资格考试,均以失利告终。直至《中医药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之前草案中提到的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过程确定简化,小陈终于得以圆梦。

自古以来学习中医有三大途径:院校学习、家传或师承以及自我学习。在《中医药法》之前,任何有志从事中医者,不论类别,均须统一参加并通过全国统考的执业医师 (中医类别) 资格考试。而酝酿30年的《中医药法》出现,适当降低了中医师承人员转正的门槛。《中医药法》第十五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且在中医药法草案执行阶段,门槛更低――中医师承人员考核由县级卫生机构组织。

中医千年文化靠师承延续,虽然鸦片战争之后,西学兴起,理论考核成为主流,「但师承教育、带徒弟的方式,尤其从临床角度看,到目前仍有一定意义,因为很多民间中医师传承下来的技术确有临床疗效。」执业医师考试办法重点在于通过制度要求中医初学者广泛学习,培养系统全面的基本技能;但师承、专长考核则更看重方向性、专科性。

以中医师承人员为例,想获取中医医师资格,首先要参加师承出师考核。考核通过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内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如要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还须继续在医疗机构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考试合格后,可全国注册执业。

民间「草根」中医――学习的渠道多了

「在有幸追随国医大师出诊后,从此我便开始了师承之路。」跟师出诊是师承教育的核心基础。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课堂上老师只是一味「灌输」,学生只是一味「接受」的乏味现状,而是让我以主人公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去探索中医的奥妙,这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初学中医之时,师父和我谈心,戒勉我说:「你在药房多年,识药颇多,若学医也当事半功倍,然中医是易学而难精。你若拜师学习则当认真对待,认真学习研究医理,方可事半功倍。」

在跟诊过程中,我渐渐地发现,对西医不好解决的痛经、偏头痛、阳痿等疾病,中医却有拿手好戏;对于西医经常用手术解决的冠心病、不孕不育、肿瘤等,中医却归其为优势病种;对于西医需要终生药物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等疾病,中医效果极佳……自师承学习中医以来,便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让我觉得作为一名中医非常的骄傲与自豪,并立志要为中医事业献身无怨无悔!」

古代医籍以及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和创新对于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非常有必要,让学医者的中医之路有了更多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康中国」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有效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是贯彻实施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史表明,中医学术主要是按照继承-积累-传递的基本模式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因此,师承教育模式不可取代。《中医药法》的颁布,针对中医师承人员规定了资格考核的医师准入制度,相较《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而言是特殊法律规定,基于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律原则,中医药法降低了中医师承人员医师执业准入的渠道,迎合了中医人才培养的特有方式,也必将促进中医人才的快速壮大。

点击展开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学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