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急速毛毛虫”的哨声吹响,当“财源滚滚”的履带转动,艺术与教育系的老师们,把讲台前的从容,换成了赛场上的热络。
急速“毛毛虫”接力:脚步同频,笑意同频

发令哨响,“毛毛虫”道具上的老师们同步抬腿、齐步向前——男教师稳控节奏,女教师轻调步伐,陈龙开老师的口号刚落,缪思梅老师的脚步就稳稳跟上。偶有步伐错位的小踉跄,旁边的丘马武老师立刻笑着喊“慢半拍,齐步走”,道具上的身影重新拧成一股劲,把赛道上的风都染成了笑意。

“赶猪跑”接力:默契卡位,一棒传趣
曾军老师握杆的手刚稳住“小猪”(球),叶凤欣老师已经在接棒区抬手示意;李小军老师带着球绕杆的弧度刚落,焦沾沾老师的杆就精准接上。最逗趣的是丘马武老师的“急刹调整”——球跑偏的瞬间,吴玮莹老师立刻侧身补位挡出空间,两人眼神一对,球又稳稳回到赛道上。这场接力,比的不是速度,是“你懂我下一步”的熟稔。

“财源滚滚”接力:履带为绳,心在一起
履带滚动的“哗啦”声里,曾军老师和汪欣悦老师先稳住前端,李小军老师与饶徽徽老师立刻跟进调整节奏;丘马武老师刚把履带往前递,刘蓉姗老师的脚步就踩准了落点。陈朝燕老师被履带绊了半步,叶晓玲老师立刻伸手扶稳:“别急,咱们慢慢走!”当计数员喊出“冲线”,履带还没停,老师们的笑声已经裹住了整个场地。

幕后侧记:趣味赛场的“隐形纽带”
这场趣运会的热闹背后,是老师们课间凑在一起“排兵布阵”的讨论:谁和谁步伐最合,哪个项目谁的节奏最稳;是报名单上“男女搭配”的巧思,把不同教研室的熟悉,变成了赛场上的默契。
尾声:比道具更暖的,是“我们”
当趣味项目的道具被收起,老师们擦着汗笑谈“刚才的踉跄”——这场趣运会,没有金牌,却有比金牌更热的默契;没有胜负,却有比胜负更亲的联结。
这群站在讲台前的人,把“协作”藏进了毛毛虫的步伐里、赶猪跑的球杆间,也藏进了艺教系的日常里,成了最生动的“团魂注脚”。








